上周的拍卖会上,有位北京用户收到了8个面试邀请,包括阿里、美团、滴滴和几个A轮的创业公司,在百度干了三年的他面对选择拿不定主意,问我该如何取舍。有趣的是,对他非常有兴趣的某创业公司CTO也托我打听他的意向,因为担心自己公司太小,和阿里、美团竞争不过,怕候选人不会接受邀请。
这种双方的疑惑在拍卖中并不少见,我整理了最近成功拍卖、且已经入职的用户数据,告诉你在真实的跳槽环境中,公司和对应技术人才的流动是怎样的?
大公司一定比小公司对程序员更有吸引力吗?
虽然500人以上规模的C轮、D轮和上市公司对新员工最大方,平均薪资涨幅35%,但是只招到了40%的技术人才;大部分的技术人才跳到了已融资的A轮、B轮公司,这些公司的产品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,所以风险较小,上升空间较大,技术人才需求量大。
除了创业,BAT的技术人才流向了哪里?
作为4万人大厂,百度的离职员工占据了中高端技术人才市场的“半壁江山”,面对北京众多一线互联网公司的追捧,薪资也水涨船高,一般35%以上的薪资涨幅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。
阿里的技术人才更多的流向了杭州的创业公司——有几个共同点:规模小、to C,至少拿到天使轮,创始人是阿里的大牛。它们开出的薪资并不高,涨幅在12%~25%之间,但有比较高的期权奖励,这也与杭州特殊的阿里一家独大的互联网环境有关。
腾讯出来的技术人才薪水涨幅也很高,30%以上,能出得起这样高薪水的企业除了BAT,也就是一线互联网大公司了。有趣的是,深圳的腾讯技术人乐意换城市工作。他们去北京和杭州,甚至出国的都不少,这或许和深圳今年来飞涨的房价和相对较低的工资有关。
总之,从BAT挖人成本比较高,薪水double也是常态。
京东/奇虎360/美团等一线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去了哪里?
一线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人才去向比较分散,30%选择BAT和其他上市公司,其中百度占据北京的地理优势成功招揽到不少技术人才,薪资涨幅2%左右(股票期权另算)。若是去同领域的其他大公司,薪水涨幅也非常高,70%以上甚至double。![]()
从东软、中软等传统软件公司出来的技术人才,一般以后台开发为主,有项目经验,可以进来踏实做事,好用不贵,比较受天使轮/A轮的互联网创业小公司欢迎。其中顶尖的人才会去互联网大公司,拿到比较高的薪水。![]()